新闻中心
风暴平台:乌克兰危机又一败家诞生!立陶宛作出前所未有妥协,俄罗斯发声,能源供应正在稳步增加:中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在莫斯科以西,他们在朝自己的脑袋开枪”。这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近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所作出的一精辟论述,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呼应她所说的话,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就是立陶宛。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立陶宛
众所周知,立陶宛与俄罗斯关系素来不睦,在俄乌危机爆发之后,立陶宛更是利用欧美对俄罗斯的敌对态度,积极的冲在了制裁俄罗斯的第一线。然而一系列事实证明,立陶宛这些积极的制裁行为,其实是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以几年6月中旬立陶宛禁止俄罗斯通过过境铁路、公路向该国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运送相关货物一事为例,其就将自身置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完全是“里外不是人”。
首先,中断相关运输,受到直接冲击的就是大量从事相关运输业务的立陶宛运输企业。据统计,如果该“禁运令”生效,立陶宛本国将至少有两百家相关运输企业在年内倒闭。这对目前正身陷严重经济危机的立陶宛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其次,立陶宛做出的这一决定,欧盟也并不满意。因为现在欧盟并不希望事态进一步恶化,不想招来俄罗斯强硬的反制措施。而立陶宛的这一决定,显然会让俄罗斯方面有所动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欧盟直接出面,修改了相关指导方针,导致立陶宛再无借口,只能对俄妥协。此举让立陶宛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多个层面都受到了严重损失,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堪称瞎折腾的典范。
立陶宛付出的代价可能远不止于此
除了上述提到的损失外,立陶宛受到的不利影响可能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立陶宛一些政客,频频依靠政治“碰瓷”的方式来博取关注度,彰显存在感,这种做法对立陶宛的国家利益其实带来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已经撤出立陶宛,因为在该国投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实在是太多,风险难以控制。